全部產品分類
- 產品描述
-
- 商品名稱: 天冬
- 商品編號: 165
- 庫存: 1000000
- 1別名
-
天門冬、明天冬、大當門根等。
- 2概述
-
天冬是一種常用中藥材,應用歷史悠久。
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干燥塊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0年版收載。
天冬始載于東漢《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本經》曰:"久服輕身益氣延年。"陶弘景于《本草經集注》中,引《桐君采藥錄》曰:"天冬:葉有刺,蔓生,五月花白,十月實黑,根連數十枚。""門冬蒸剝去皮,食之甚甘美,止饑,雖暴干,猶脂潤難搗,必須切薄暴于日中或火烘之也。"葛洪的名著《抱樸子》載:"天門冬:生高地,根短味甜氣香者上,其生水側下地者,葉細似蘊而微黃,根長而味多苦,氣臭者下。"《本草衍義》亦載:"天門冬、麥門冬之類,雖曰去心,但以水漬漉使周潤滲入肌,俟軟,緩緩擘取,不可浸出脂液。其不知者,乃以湯浸一、二時,柔即柔矣,然氣味都盡,用之不效,乃曰藥不神,其可得乎?"說明古人對天門冬植物來源、藥材加工的認識是相當精確的,與現代研究頗為接近。
- 3產地分布
-
天冬野生資源分布很廣。主要分布于貴州、四川、云南、廣東;湖南、湖北、廣西、河南、山西、安徽、陜西、甘肅、青海、江蘇、浙江、江西亦有分布。產于貴州仁懷、湄潭、赤水、習水、鳳崗、黔西、大方、金沙、織金、威寧、水城、盤縣、普安、望漠、安龍、都勻、獨山、平塘、龍里、惠水、紫云、清鎮、榕江、沿河、德江;四川酉陽、彭水、古藺、黔江、開縣、武隆、涪陵、鹽源、喜德、木里、巴塘、鄰水、內江、安岳;云南巍山、賓川、麗江、寧蒗;廣東連縣、高州、翁源、陽山、信宜;廣西凌云、田林、天峨、環江、天等、陽朔、灌陽、靈川、象州、來賓、浦北、靈山、福川、賀縣、貴縣;湖北鄖西、恩施、利川、咸豐、耒鳳、鄖縣、房縣、枝城、當陽、崇陽、陽新、咸寧、紅安;湖南東安、江華、永州、祁陽、桂陽、永興、石門、大庸、永順、慈利、桃源、新寧、城步;安徽青陽、涇縣、六安、全椒、舒城、南陵、金寨、霍山。
貴州、四川天冬,以條大肥壯、黃白色光亮,在國內外久享盛譽。
- 4形態特征
-
多年生攀援草本,全株無毛。塊根肉質,在中部及近末端呈紡錘狀膨大。莖不能直立,長可達1-2米,分枝具棱或狹翅;葉狀枝通常每3枚成簇,扁平,或由于中脈龍骨狀而略呈銳三角形、鐮刀狀,退化;葉成鱗片狀,頂端長尖,基部有木質倒生剌。花通常2朵腋生,單性,雌雄異株,淺綠色;漿果球形,成熟時紅色,具一粒種子。
- 5生態環境
- 天冬多生長于海拔300-1500米,溫暖濕潤的山野、田間、山坡、草叢或丘陵地帶的灌木叢中。
- 6生物學特性
-
天冬喜溫暖濕潤氣候,怕寒冷、強光和漬水。要求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
種子特性:發芽率低,僅15-20%。干燥失水和10℃以下低溫不發芽。溫度在20℃左右,有足夠濕度,18-20天出苗。
生長習性:播種后春季出苗,第1、2年生長緩慢,怕強光。第3年起生長迅速,塊根增多,膨大。5年以后塊根增長不大。花期5-7月,果期9-10月。
- 7生長習性
- 天冬喜溫暖濕潤氣候,怕寒冷、強光和漬水。
- 8生長周期
- 多年生攀援草本,家種的一般在移栽3-4年后采收。
- 9采收加工
-
1、采收 野生天冬可于秋、冬季采挖,以冬季為好。家種的一般在移栽3-4年后采收。若過早塊根少而不健壯,產量不高;年限過長,塊根增長不大,并不經濟。采收時間自9月至次年3月均可,以冬季采收質量最好。采收時將蔓莖割去,全株挖起,去掉泥土,將塊根粗1.3厘米以上的剪下,運回加工,根頭及附留的小塊根可適當分割,作繁殖材料。每畝可收鮮天冬2000-3000公斤。
2、加工 將鮮天冬洗去泥土,分成大、中、小3級,分別置入沸水中,煮至透心,或置木甑中,蒸至透心,即放入清水中,將外皮剝盡(注意切忌殘留少數外皮,否則干后出現包殼影響質量)。凡先剝者應另泡于清水中,待全部剝完后,撈出剪去蒂根,放入烘房烘至8-9成干(注意切忌用煙火烘烤),用硫磺熏10時左右,再烘至全干或曬干。加工折干率約為10-18%。
- 10儲藏養護
-
天冬一般用麻袋包裝,每件40公斤左右。貯存于干燥通風處,溫度28℃以下,相對濕度70-75%。商品安全水分11-15%。
本品含多糖類成分,受潮易泛糖(泛油),蟲蛀。吸潮品返軟,表面呈油漬樣,常粘成坨塊,顏色變為暗棕黑色。初霉時,兩端顏色漸白,現灰綠霉斑。為害的倉蟲有咖啡豆象、煙草甲、藥材甲、赤擬谷盜、鋸谷盜、米扁蟲、印度谷蛾等。
儲藏期間,保持環境整潔、干燥;定期檢查,發現受潮或輕度生霉、蟲蛀,及時晾曬,或文火烘烤,待干燥至不粘連時,篩去蟲尸、雜質,重新包裝貯藏;也可用明礬水刷洗,清除霉斑、糖漬,晾曬或烘干后密封保藏。蟲情嚴重時,用磷化鋁等藥劑熏殺。有條件的地方可進行密封抽氧充氮養護。
- 11形狀規格
- 天冬呈長紡錘形,略彎曲,長5-18厘米,直徑0.5-2厘米。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深淺不等的縱皺紋,偶有殘存的灰棕色外皮。質硬而柔潤,有粘性,斷面角質樣,中柱黃白色。氣微,味甜、微苦。以肥滿、條大、致密、色黃白、半透明者為佳;條瘦長、色黃褐、不明亮者質次。
規格標準:
國家醫藥管理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制訂的藥材商品規格標準,天冬商品分為3等:
天冬商品規格標準
一等 干貨。呈長紡錘形,去凈外皮。表面黃白色或淡棕色黃色,半透明,條肥大,有糖質。斷面黃色或白色,角質狀,中央有白色中柱(白心)。氣微,味甜、微苦。中部直徑1.2厘米以上,無硬皮,雜質,蟲蛀,霉變。
二等 干貨。呈長紡錘形,去凈外皮。表面黃白色或淡棕黃色,間有縱溝紋,半透明,有糖質斷面,黃白色,角質狀,中央有白色中柱(白心),氣微,味甜、微苦。中部直徑0.8厘米以上。間有未剝凈硬皮,但不得超過5%。無雜質、蟲蛀、霉變。
三等 干貨。 呈長紡錘形,去外皮。表面紅棕色或紅褐色,角質狀,中央有白色中柱(白心),氣微,味甜、微苦。中部直徑0.5厘米以上。稍有未去凈硬皮,但不得超過15%。無雜質、蟲蛀、霉變。
- 12性味功能
-
天冬性寒,味甘、苦。歸肺、腎經。具有養陰生津,調肺清心功能。用于肺燥干咳,虛勞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白喉。
主要成分:
天門冬酰胺、瓜氨酸、絲氨酸、蘇氨酸、脯氨酸、甘氨酸等以及β-谷甾醇、5-甲氧基甲基糠醛、葡萄糖、果糖等。其塊根中尚分離得7種寡糖類成分,鑒定為:三聚糖、四聚糖、五聚糖、六聚糖、八聚糖、九聚糖及十聚糖。其苦味成分為甾體皂甙,由菝葜皂甙元、鼠李糖、木糖、葡萄糖組成。
主要藥理作用:
天門冬煎劑體外試驗對炭疽桿菌、甲型及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白喉桿菌、類白喉桿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檸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體外試驗(美藍法及瓦氏呼吸器測定),對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慢性粒細胞型白血病和急性單細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細胞的脫氫酶有一定抑制作用,并能抑制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細胞的呼吸;幽門結扎大鼠口服時,能阻止口服乙酰水楊酸引起的胃粘膜損傷;動物實驗表明本品具有顯著鎮咳作用和一定平喘、祛痰作用;天冬尚有較強的清除超氧自由基作用,清除率達73.3%。從而可對抗過多的自由基誘發組織老化和防治一些老年病(如動脈粥樣硬化癥、腫瘤等),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
- 13真偽鑒別
-
多剌天門冬(Aasparagus myriacanthus Wang et S.C. Chen)為披散的半灌木,多剌莖上明顯具密的縱凸紋,在分枝上的刺長于花梗,通常2.5-5毫米,葉狀枝每6-14枚成簇,銳三棱形;根在中部膨大,呈紡錘形,肉質,長6-12厘米,直徑1-2厘米。
滇南天門冬(A.subscandens Wang et S.C.Chen)為多年生草本,上部多少攀援狀;莖平滑,無剌,分枝縱棱上多少具軟骨質齒;葉狀枝,通常3-7成簇,鐮刀狀;雄蕊6,3枚較長;根在距基部3-10厘米處,呈紡錘狀膨大。
短梗天門冬(A.lycopodineus Wall.ex.Baker)為多年生草本,高45-100厘米;莖在上部有時具翅;葉狀枝通常3枚成簇,扁平,鐮刀狀,有明顯的中脈;花梗很短;根在距基部1-4厘米處膨大;外皮呈暗褐色為其特點。
- 14種植技術
-
(一)選地整地
育苗地應選擇有天然或人工蔭蔽、日照較少的地段,經深翻、耙細、整平后起成1.3米的高畦。移栽地宜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在前作收獲后進行深翻,并開好四周排水溝,栽種時再耙細整平,按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開穴,穴深寬約20厘米,每穴放入土雜肥1公斤,待種。
(二)種植方法
天冬可采用種子繁殖和分根繁殖。生產上多采用分根繁殖。
1、分根繁殖3月上旬至4月上旬,植株未萌芽前,將根掘出,分成3-4小簇,每簇有芽2-3個,種植于已備的穴中,每穴1株。亦可于10-12月采收天冬時,將徑粗1.3厘米以上的大塊根摘下加工商品,將帶有許多幼芽和小塊根的根頭部,分割成2-5小簇,每簇有芽頭2-3個或小塊根4-5個作繁殖材料,進行穴栽,每穴1簇。栽后覆土壓實,再蓋以2-3厘米的細土。
2、種子繁殖于9-10月,果實由綠色變為黃色時摘下堆積發酵,稍腐后,放在水中搓去果肉,選擇粒大而充實的種子,即行秋播。如作春播應在低溫濕砂中保存種子,播種時再取出。秋播發芽率高,但占地時間長,管理費工。春播,發芽率低,占地時間較短,管理較方便,如種子貯藏得當,同樣可獲較高發芽率,因此春播亦常采用。播種時在已備的畦上開播種溝,將種子勻撒溝中,播后覆以細土草灰、雜肥土。播種量每畝約10-12.5公斤。
移栽:可于春季或秋季進行。在已備的植地上每穴栽苗1株,起苗移栽時,應注意每株幼苗應有塊根2-3個,過少或無塊根者,應留于苗床繼續培育1年后再移栽;所選種苗應按大小分別栽種,以利管理。每畝栽種約4500株。
(三)田間管理
關鍵詞:- 天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