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產品分類
- 產品描述
-
- 商品名稱: 百部
- 商品編號: 162
- 庫存: 1000000
1別名中文名:百部英文名:SessileStemonaRootJapaneseStemonaRootTuberStemonaRoot拉丁名:藥材RadixStemonae原植物蔓生百部Stemonajaponica(BI.)Miq.直立百部Stemonasessilifolia(Miq.)Franch.EtSav.對葉百部StemonatuberosaLour.同等入藥的同屬植物細花百部stemo
- 1別名
-
中文名:百部
英文名:Sessile Stemona Root Japanese Stemona Root Tuber Stemona Root
拉丁名:藥材Radix Stemonae原植物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 (BI.)Miq.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Miq.)Franch.Et Sav.對葉百部Stemona tuberosa Lour.同等入藥的同屬植物細花百部stemona parviflora Wright.狹葉百部S.Vagula w.W.Smith.
別名:
嗽藥、百條根、野天門冬、百奶、九叢根、九蟲根、一窩虎、九十九條根、山百根、牛虱鬼。
蔓生百部又名:百部草、婆婦草、蔓草百部、百條根、藥虱藥、一窩虎
直立百部別名:百條根、九十九條根、九叢根。
- 2概述
- 本品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Miq.)Franch.et Sav.和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Blume)Miq.的干燥塊根 《名醫別錄》收載百部列入中品。其后歷代本草均有收載,自古用作鎮咳、殺虱藥。陶弘景曰:"其根數十相連,似天冬而苦強,但苗異爾"。唐陳藏器曰:"天冬根有十余,莖圓短,實潤味苦,百部多者五六十,莖長尖內虛,味苦不同,苗蔓亦別"。宋蘇頌曰:"今江湖淮陜齊魯州郡皆有之,春生苗,作藤蔓,葉大而尖長,頗似竹葉而青色面光,根下一撮十五、六枚,黃白色",所述系指蔓生百部。此外,明李時珍曰:"百部亦有細葉似茴香者,其莖青,肥嫩時亦可煮食,其根長者近尺,新時亦肥實,但干則虛瘦無脂潤爾"。清吳其濬認為"李時珍以為有茴香葉者,恐誤以天門冬當之"。所以古時已有以天門冬屬植物的根誤當百部。
- 3產地分布
-
主產于廣西、廣東、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區)。
1、直立百部 Radix Stemonae sessilifoliae主產于安微、江蘇、湖北、浙江、山東。
2、蔓生百部 Radix Stemonae japonicae主產于浙江、四川,江蘇、安徽也有出產。
3、對葉百部Radix Stemonae tuberosae主產于湖北、廣東、福建、四川、貴州;湖北主產恩施、宜昌各縣。
百部:又名大百部。為以上三個品種的統稱。
- 4形態特征
-
1、直立百部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塊根肉質,常呈紡錘形,數個至數十個簇生。莖直立,不分枝。葉常3-4片輪生,偶有5片,或2片對生;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4-6cm,寬2-4cm,先端短尖,基部漸窄成短柄或近無柄,全緣,主脈3-5(-7)條,中間3條明顯。花多數生于莖下部鱗葉腋間,苞片披針形;花梗細長平展,花向上斜生或直立; 花被4片,卵形披針形,淡綠色,外列2片稍大;雄蕊4,紫色,藥隔先端膨大而成披針形附屬物,花藥線形,頂端具窄卵形附屬物;子房三角形,柱頭短,無花柱。蒴果扁卵形,二裂。種子橢圓形,一端附有白色剛毛。花期4-5月,果期7月。
2、蔓生百部 多年生纏繞草本。塊根成束,肉質,長紡錘形。莖長100cm許。葉2-4(-5)片輪生,葉柄長1.5-3cm;葉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9cm, 寬1.5-4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常微波狀,葉脈5-9條,兩面隆起。花單生或數朵排成成聚傘花序,總花梗完全貼生于葉片中脈上;花被4片,開放后向外反卷;雄蕊花藥頂端有一短鉆狀附屬物。蒴果卵狀,稍扁,長1-1.4cm,寬4-8mm。種子深紫褐色。
3、對葉百部 多年生攀援草本。莖長至4-5m。葉通常對生,葉柄長4-6cm,葉片寬卵形,長10-20cm,寬3-10cm,先端漸尖至短尖,基部心形,全緣或微波狀, 主脈7-13條。總花梗長4-6cm,頂端有花1-3朵,以2朵為多。蒴果倒卵形。
- 5生態環境
-
直立百部生于山坡、灌叢或疏林下。分布于浙江、江蘇、安徽、山東、河南等省。
蔓生百部生于山坡、林緣、灌木林下或竹林中。分布于陜西、江蘇、安徽、浙江、山東、江西、湖南、湖北和四川等省。
- 6生物學特性
- 百部多野生于灌木林中或叢林下,喜陰涼環境,能耐寒,忌積水。2月中旬萌發白色嫩芽,其尖端為淡紫色,逐漸變為綠色莖藤,進入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盛期。3月下旬其幼葉伸展時,可見極小花芽。4月進人花蕾盛期。花期5-7月。從花芽至花開放約19-21 天。花全開放時,花粉囊破裂,散出大量白色花粉,經碘液處理鏡檢,成熟花粉為圓形,未成熟花粉為長橢圓形。百部花開放后,10-12小時花被開始閉合,然后4片花被均向兩側內卷,直至萎蔫。花凋萎后8-10天,可見形如桃仁的幼果包在干枯花被之中。幼果前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生長較快,后期(7月下旬)生長緩慢,8月上旬停止生長,8月中旬蒴果成熟開裂,11月進入休眠期。
- 7生長習性
- 野生于山谷溝旁或灌木林下。喜溫暖濕潤的環境。怕干旱,耐寒冷,喜上層深厚,因百部塊根能伸至30厘米左右深的土層內。肥沃的、排水良好的腐殖壤上最好。冬季受霜凍時,地上莖葉枯萎,但部分可安全越冬。一般土壤均能種植。忌積水。
- 8生長周期
-
2-3年。
年需求量:
約2000噸左右。
- 9采收加工
-
對葉百部以塊根入藥。分株繁殖的2年可采收,種子繁殖的2-3年采收。一般在11月中旬至翌年2、3月份。挖出根部,剪取塊根,洗去泥沙,把塊根先放在沸水中燙10分鐘,待水再沸時撈出(過久則內心變紅黑,影響質量),然后取出曬干。曬時最好掛起,使四面通風。不用沸水燙者皮肉易脫離,且不易干燥。一般畝產干貨400-500千克。
炮制:
1、百部:揀凈雜質,除去須根,洗凈,潤透后切段,曬干。
2、蜜制:取百部段,用煉蜜(百部段100斤用蜜12斤8兩)加入適量開水烊化,拌勻,稍悶,俟蜜水吸收,置鍋內文火炒至微黃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
3、甘草制:取甘草加水煎湯,加入百部片浸泡后撈出曬干,每百部片100千克,用甘草8千克。
4、炒制:取百部用火炒至微黃色。《雷公炮炙論》:"凡使百部,用竹刀劈破,去心皮,花作數十條,于檐下懸令風吹,待上干后,卻用酒浸一宿,濾出,焙干,細銼用。"
注意:百部有毒,生品很少內服,多作外用,滅虱殺蟲。故處方中寫百部、肥百部均指制百部或炙百部,用生品時需寫"生百部"。生百部為原藥材去除雜質及須根,洗凈曬干,再潤透切片或切段入藥者。制百部為生百部置甘草水中浸泡后,曬干入藥者。可消除或減緩其毒性。蒸百部為原藥材蒸透,至無白心,再曬干切片或切段入藥者。炒百部為制百部用文火炒至略黃,外帶焦斑而入藥者。蜜炙百部又稱炙百部。為生百部或制百部煉蜜炙后入藥者。潤肺止咳作用增強。
畝產量:
家種品一般畝產干品400-500公斤。
- 10儲藏養護
- 置通風干燥處,防潮。
- 11形狀規格
-
1、直立百部 根大多單個存在,也有多個簇生于結節狀的根莖上。塊根呈紡錘形,上端較細長,有的下端作長尾狀,皺縮彎曲,長5-17cm,直徑0.5-1cm。表面典白色或土黃色,有不規則深縱溝。偶爾有橫皺紋。質脆,受潮后軟韌,斷面平坦,角質樣,淡黃棕色或黃白色,皮部寬廣,中柱扁縮。氣微、味甘、微苦。
2、蔓生百部 根兩端稍狹細,表面淡灰白色,多不規則皺褶及橫皺紋;味較苦。
3、對葉百部 根呈紡錘形或長條形,長8-24cm,直徑0.8-2cm; 表面淡黃棕色至灰棕色,具淺縱皺紋或不規則縱槽,質硬,斷面黃白色至暗棕色,中柱較大,髓部類白色;味苦。
均以條粗壯、質堅實者為佳。
飲片:呈不規則類圓形厚片,切面黃白至暗棕色,平坦,角質樣,有光澤,中柱扁縮,周邊黃白至灰棕色,有深皺紋,質脆,氣微,味甘微苦。飲片還用蜜炙百部。
- 12性味功能
-
性味功效:
味甘、苦,性微溫。歸肺經。潤肺下氣,止咳,殺蟲。用于新久咳嗽,肺癆咳嗽,百日咳;外用治頭虱,體虱,蟯蟲病,陰癢癥。常用量3-9克;外用適量,水煎或酒浸。
化學成分:
各種百部的根含多種生物堿:直立百部含直立百部堿(Scssilisteno-ninc)、霍多林堿(Hordorinc)、對葉百部堿(Tuberostimoninc)、原百部堿(Protosti-emonine)。
蔓生百部含百部堿(Stemonine)、次百部堿(Stemonidine)、異次百部堿(Isostemo-nidine)、原百部堿(Protostemonine)、蔓生百部堿(Stemonamine)、異蔓生百部堿(Is-ostemonamine)。
對葉百部中含對葉百部堿(Tuberostemonine)、異對葉百部堿(Istotuberostemon-ine)、次對葉百部堿(Hypootuberostemonine)、氧化對葉百部堿(Oxytuberostemonine)、斯替明堿(Stemine)、斯替寧堿(Stenine)。
現代研究開發:
百部始載于《本草經集注》,是臨床常用中藥之一。現代研究表明,百部主要含有多種生物堿。100%百部生物堿提取液0.2mL,對組織胺所致的離體豚鼠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有松弛作用。其作用強度與氨茶堿近似,但緩慢而持久。百部生物堿能降低動物呼吸中樞的興奮性,抑制咳嗽反射。百部煎劑還能降低亞洲甲型流感病毒對小鼠的致病力。對己感染的小鼠有治療作用。百部醇浸劑在1:100-1:600濃度時對H37RV人型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在1:80濃度10分鐘內可將其殺死。百部水浸劑和70%醇浸液對頭虱等均有明顯殺滅作用,并可殺死虱卵,其中對頭虱的作用最強,醇浸劑的作用大于水浸劑。百部乙醇浸出物的50%蒸餾水混懸液接觸陰虱數分鐘即可殺死,而水浸劑無效。臨床上,主要用來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百日咳、滴蟲和霉菌性陰道炎等。百部的藥理作用還有很多,有待進一步開發研究。
- 13真偽鑒別
-
直立百部和蔓生百部:
1、塊根單個或數個簇生,呈紡錘形,上端較細長,皺縮彎曲,長5cm-12cm,直徑0.5cm-1cm。
2、表面黃白色或淡棕黃色,有不規則的深縱溝,間有橫皺紋。
3、質脆,易吸潮變軟,斷面微帶角質,淡黃棕色或黃白色,皮部寬廣,中柱多扁縮。
4、氣微,味先甜后苦。
- 14種植技術
-
繁殖方法:用種子和分根繁殖。
1、選地與整地:對葉百部為深根系植物,宜選土層深厚,含腐殖質多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深耕30厘米,施足底肥,耙平整平,做畦寬1.2米,開排水溝,畦長不限。
2、種子繁殖:于春秋季播種,秋播比春播好。條播按行距10厘米開溝,溝深3厘米,播后用草皮泥或細土覆蓋1.5厘米,每畝播種量1.5-2千克。待苗高10厘米時移植。按行距35-40厘米,株距30厘米開穴,選陰雨天定植。
3、分根繁殖: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進行。挖起2年生以上植株的地下根部,剪去塊根,分成每株帶芽1-2個的株叢,以30厘米X40厘米的株行距開穴種植,壓緊,澆足定根水。對葉百部分根繁殖生長快,能提早收獲,但不如種子繁殖方便。
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幼苗萌發后,松土除草1次。以后隔月松土除草1次。
2、追肥:幼苗期每月追人糞尿或尿素1次,之后在中耕除草時進行追肥。冬季地上植株枯萎后,在畦面施入垃圾肥、廄肥,培土。
3、設支柱:為了使田間通風透光,有利于植株光合作用,對2年生植株,于5月間在植株邊插-小竹竿,使蔓生莖纏繞向上延伸。
病蟲防治:
葉斑病為害葉片,發病初期用1:1:100的波爾多液噴射。紅蜘蛛為害植株地上部分,可用0.1-0.2波美度石硫合劑或40%樂果2000倍液噴殺。
- 15供需情況
- 16藥典標準
-
2015年版 藥典標準:
本品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sessilijblia{Miq.)Miq.、蔓生百部Stemonajaponica(BL)Miq,或對葉百部StemonatuberosaLour.的干燥塊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置沸水中略燙或蒸至無白心,取出,曬干。
【性狀】直立百部呈紡錘形,上端較細長,皺縮彎曲,長5?12cm,直徑0.5?lcm。表面黃白色或淡棕黃色,有不規則深縱溝,間或有橫皺紋。質脆,易折斷,斷面平坦,角質樣,淡黃棕色或黃白色,皮部較寬,中柱扁縮。氣微,味甘、苦。
蔓生百部兩端稍狹細,表面多不規則皺褶和橫皺紋。
對葉百部呈長紡錘形或長條形,長8?24cm,直徑0.8?2cm。表面淺黃棕色至灰棕色,具淺縱皺紋或不規則縱槽。質堅實,斷面黃白色至暗棕色,中柱較大,髓部類白色。
【鑒別】(1)本品橫切面:直立百部根被為3?4列細胞,壁木栓化及木化,具致密的細條紋.皮層較寬。中柱韌皮部束與木質部束各19?27個,間隔排列,韌皮部束內側有少數非木化纖維;木質部束導管2?5個,并有木纖維和管胞,導管類多角形,徑向直徑約至48μm偶有導管深人至髓部。髓部散有少數細小纖維。蔓生百部根被為3?6列細胞。韌皮部纖維木化.導管徑向直徑約至184μm,通常深入至髓部,與外側導管束作2?3輪排列。對葉百部根被為3列細胞,細胞壁無細條紋,其最內層細胞的內壁特厚.皮層外側散有纖維,類方形,壁微木化。中柱韌皮部朿與木質部束各32?40個。木質部束導管圓多角形,直徑至107μm,其內側與木纖維和微木化的薄壁細胞連接成環層。
(2)取本品粉末5g,加70%乙醇50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去乙醇,殘渣加濃氨試液調節pH值至10?11,再加三氯甲烷5ml振搖提取,分取三氯甲烷層,蒸干,殘渣加1%鹽酸溶液5ml使溶解,濾過,濾液分為兩份:一份中滴加碘化鉍鉀試液,生成橙紅色沉淀;另一份中滴加硅鎢酸試液,生成乳白色沉淀。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通則2201)項下熱浸法測定,不得少于50.0%。
飲片
【炮制】百部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呈不規則厚片或不規則條形斜片;表面灰白色、棕黃色,有深縱皺紋;切面灰白色、淡黃棕色或黃白色,角質樣;皮部較厚,中柱扁縮.質韌軟。氣微、味甘、苦。
蜜西部取百部片,照蜜炙法(通則0213)炒至不粘手。
每100kg百部,用煉蜜12.5kg。
本品形同百部片,表面棕黃色或褐棕色,略帶焦斑,稍有黏性。味甜。
【性味與歸經】甘、苦,微溫。歸肺經。
【功能與主治】潤肺下氣止咳,殺蟲滅虱。用于新久咳嗽,肺癆咳嗽,頓咳;外用于頭虱,體虱,螭蟲病,陰癢。蜜百部潤肺止咳.用于陰虛勞嗽。
【用法與用量】3?9g外用適量,水煎或酒浸。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防潮。
關鍵詞:- 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