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產品分類
- 產品描述
-
- 商品名稱: 三葉青
- 商品編號: 181
- 1別名
-
三葉崖爬藤。
- 2概述
-
三葉青,正名:三葉崖爬藤(學名: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又名金線吊葫蘆、蛇附子、石老鼠,屬鼠李目,葡萄科草質藤本。
- 3產地分布
-
產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生山坡灌叢、山谷、溪邊林下巖石縫中,海拔300-1300米,因產地不同,其形狀、藥性會略有差異,其中浙江三葉青的葫蘆狀果實呈金黃色,大如蓮子,就藥性而言在各類三葉青中屬上品。
- 4形態特征
-
草質藤本。小枝纖細,有縱棱紋,無毛或被疏柔毛。卷須不分枝,相隔2節間斷與葉對生。葉為3小葉,小葉披針形、長橢圓披針形或卵披針形,長3-10厘米,寬1.5-3厘米,頂端漸尖,稀急尖,基部楔形或圓形,側生小葉基部不對稱,近圓形,邊緣每側有4-6個鋸齒,鋸齒細或有時較粗,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兩面均無毛;側脈5-6對,網脈兩面不明顯,無毛;葉柄長2-7.5厘米,中央小葉柄長0.5-1.8厘米,側生小葉柄較短,長0.3-0.5厘米,無毛或被疏柔毛。花序腋生,長1-5厘米,比葉柄短、近等長或較葉柄長,下部有節,節上有苞片,或假頂生而基部無節和苞片,二級分枝通常4,集生成傘形,花二歧狀著生在分枝末端;花序梗長1.2-2.5厘米,被短柔毛;花梗長1-2.5毫米,通常被灰色短柔毛;花蕾卵圓形,高1.5-2毫米,頂端圓形;萼碟形,萼齒細小,卵狀三角形;花瓣4,卵圓形,高1.3-1.8毫米,頂端有小角,外展,無毛;雄蕊4,花藥黃色;花盤明顯,4淺裂;子房陷在花盤中呈短圓錐狀,花柱短,柱頭4裂。果實近球形或倒卵球形,直徑約0.6厘米,有種子1顆;種子倒卵橢圓形,頂端微凹,基部圓鈍,表面光滑,種臍在種子背面中部向上呈橢圓形,腹面兩側洼穴呈溝狀,從下部近1/4處向上斜展直達種子頂端。花期4-6月,果期8-11月。
- 5生態環境
- 6生物學特性
- 7生長習性
-
喜涼爽氣候,適溫在25℃左右生長健壯,冬季氣溫降至10℃時生長停滯。耐旱,忌積水。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含腐殖質豐富或石灰質的壤上種植為好。
三葉青的耐陰性強,抗病、少蟲害,十分耐寒。可塑性強。陰濕的室外環境可鋪地栽植,成活率、覆蓋率很高,生長速度快。
- 8生長周期
- 9采收加工
- 10儲藏養護
- 11形狀規格
- 12性味功能
-
產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生山坡灌叢、山谷、溪邊林下巖石縫中,海拔300-1300米,因產地不同,其形狀、藥性會略有差異,其中浙江三葉青的葫蘆狀果實呈金黃色,大如蓮子,就藥性而言在各類三葉青中屬上品。
- 13真偽鑒別
-
形狀鑒別:
塊根呈紡錘形、卵圓形、葫蘆形或橢圓形,一般長1.5-6cm,直徑0.7-2.5cm。表面棕褐色,多數較光滑,或有皺紋和少數皮孔狀的小瘤狀隆起;有時還有凹陷,其內殘留棕褐色細根。質硬而脆,斷面平坦而粗糙,類白色,粉性,可見棕色形成層環。氣無,味甘。
顯微鑒別:
塊根橫切面:木栓層薄,細胞常4-5層。皮層散有直徑96-123μm的粘液細胞,細胞內有長57-65μm的針晶束,部分皮層細胞含棕色物。韌皮部細胞較小,排列緊密。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導管稀少;常數個相聚,徑向排列,周圍常有木纖維,射線寬闊,也散有含外晶束的粘液細胞。該品基本薄壁細胞多充滿淀粉粒。
一、與清熱解毒類中藥的區別
一般的清熱解毒藥如七葉一枝花、半枝蓮、白花蛇舌草,是以毒攻毒,都有毒性,而三葉青長期食用是安全無毒的;一般的清熱解毒類中藥食用后胃口差,而三葉青具有理氣、健脾、開胃的功效;一般的清熱解毒藥不具備提高免疫的功能,三葉青能增強人體免疫,不但能提高細胞免疫,還提高體液免疫,即促進干擾素、白細胞介素生成,誘發腫瘤壞死因子。
二、與金絲吊葫蘆大有不同
三葉青也叫金線吊葫蘆,長三瓣葉,生長于陰濕處,塊根顆粒小于鵪鶉蛋或相仿,切面為粉白色,橫切面見粘液細胞,性涼無毒。金絲吊葫蘆為豆科植物,開花結豆莢,別名也稱三葉青,又稱土兒,長5-7枚小葉,生長于田埂上,塊根顆粒大小與土豆相仿,切面為粉紅色,橫切面未見粘液細胞,性平,有小毒。
三、屬葡萄科藤本植物
三葉青屬葡萄科藤本植物,生于山谷疏林中或石壁陰濕處,性涼、味甘、無毒,主要以塊根入藥。《貴州草藥》載三葉青有散熱、理氣、補脾的作用,主治高熱、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咽喉炎、肝炎、胃炎、子宮頸炎、淋巴結核、敗血癥及病毒性腦膜炎。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三葉青提取物能有效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促進腫瘤細胞凋亡。
- 14種植技術
-
用打插繁殖。于春、夏季進行扦插,以春季較好。選擇健壯的枝條,剪成長12-15cm
關鍵詞:- 三葉青